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5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高达6.68亿,以学生所占比例最大,约为24.6%,其中大学生为主要群体,并且近些年大学生网络犯罪事件屡有发生[2]。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其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能够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弘扬高校法制文化的主要途径,在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作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与网络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传统法制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形式。而通过加大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网络法律基础知识,进而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开展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可以让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并维护网络良好秩序,减少了校园网络失德行为,降低了校园网络犯罪发生率。
(二)能够完善高校网络法制教育体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各项先进技术的广发应用,为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信息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各种不良消极信息,容易使大学生思想发生偏差,不利于其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改善这种现状,便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法制公司产品作用,及时革新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构建完善的的网络法制教育体系,推进法制教育改革。通过开展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不仅能够丰富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而且还可以及时更新教育内容,扩宽了教育范围,在加快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事业发展方面作用著。
(三)能够加快依法治国战略推进进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上,我党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同时“法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此便需要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以便更好的履行公民义务和行使公民权利。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及中流力量,更要求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进而才能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所以,大数据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是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执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最直接体现,是基于历史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提升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的同时,还可以加快我国依法治国建设进程,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