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占地面积1000 m2,2021年到帐科研经费总计1017万,其中纵向经费496万,横向经费521万,经费充足。
2021年新增投入100多万元,主要用于:①大型仪器设备购置:0万元;②购置中小型设备:30万元;③实验项目开展、开发基地维护费:20万元;④大型设备维修费:10万元;⑤开发基地运行费:40万元。
现基地拥有各种仪器设备共1400多台/件/套,总值2000多万元,仪器设备齐全,覆盖面较广,其中单件10万元以上的有32台/件/套。
2021年,基地依托威尼斯人91111,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动物科学及动物医学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3人,高级实验师9人,博士34人,硕士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农业部首届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福建省教学名师1人,福建省最美教师提名奖1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4人,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坛新秀1人,龙岩市首届优秀人才3人,龙岩市青年教师教坛新秀1人。近年来,威尼斯人91111教师以发展应用型教师为目标,加强实践,派出多位专业教师担任多家企业技术顾问、独立董事或技术经理等职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打造一支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人才队伍,拥有较为完善的研发条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综合实力强。
技术开发基地服务的范围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和畜禽(猪鸡)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1)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①闽西休闲食品研发:一方面,继续开发应用先进的高新工艺技术和设备,对已有的闽西特色休闲食品产业,如闽西“八大干”中的地瓜干、咸酥花生等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类型。另一方面,继续针对闽西新生的“八大珍、八大鲜”及其它特色农产品资源进行深加工、开发成各类高附加值、高科技休闲新产品,并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②闽西健康食品研发:一方面,继续针对闽西新生的“八大珍、八大鲜”及其它特色农产品资源,如:万应茶、百香果、河田鸡、通贤乌兔等进行健康、安全、优质的高附加值新产品的开发,并做好成果转化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对具有独特功效的特色农产品,如:铁皮石斛、金线莲、仙草和连城白鸭等进行功能成份确定、提取工艺和加工保健产品的技术研究,开发各类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保健食品,并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③闽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研究闽西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快速测定、产品标准和质量安全技术规范等技术,为闽西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提供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支持,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畜禽(猪鸡)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①生猪健康养殖模式推广:推广低铜、低锌、低重金属(砷、汞、铅、镉、铬)污染预混料以减少重金属在畜产品的残留;开发高活性发酵饲料和复方中草药制剂,提高动物饲料转化率和抗病力,以降低饲料成本及减少抗菌药的使用量,避免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推广“全漏缝液泡粪免冲洗”饲养模式,实现粪污染减量化和资源化,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我省猪肉食品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②快速诊断技术开发:利用免疫荧光(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免疫组化和等免疫血清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针对当前生产中流行的、新发的和重大的畜禽传染病,建立快速诊断技术;开发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等疫病诊快速断试剂盒。构建规模化养殖场重大疫病实时监测和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③疫苗及免疫佐剂的开发与应用:(1)进一步完善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疫苗制备工艺和副猪嗜血杆菌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探索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免疫佐剂对亚单位疫苗的的免疫效果。(2)针对闽西地区当前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抗原性发生改变,开展猪伪狂犬新流行变异毒株灭活疫苗和标记疫苗的研制。疫苗及新型免疫佐剂的开发,并做好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为广大养殖户有效防控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伪狂犬提供有效途径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