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网站
    信息公开

    培养方案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22/06/21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

    (专业代码:071001)

    (生物科学类)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够在普通中学、职业技术学校从事生物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团队。预期学生毕业五年后,职业发展状况良好,成长为中学生物学教学骨干。具体预期如下:

    1.师德高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具有德育为先、学生为本的理念,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勤奋踏实,愿意终身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事业,有能力培养出具备正确生命观、科学观和价值观的中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中学生物教师。

    2.教学能力强

    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生物学的思想与方法,熟悉生物学与其它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熟练地进行中学生物学教学,能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任职学校的教学骨干。

    3.善于育人

    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及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的规律,能将德育原理与方法与中学生物教学育人方法有机融合,开展学科育人;具备较强的班级组织与建设的能力、较强的开展主题教育与社团活动的能力。

    4.创新发展

    了解国内外生物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备自主发展、终生学习的意识,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进行反思公司产品;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就生物学教育问题与同行及学生家长等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实现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的持续提升。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人文社科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生物学教学及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9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一)师德高尚

    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学生物教师。

    1.1【理想信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够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成为“四有”的中学生物教师。

    1.2【依法执教】

    树立依法执教意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能履行应尽义务,自觉维护学生与自身的合法权益;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激励和塑造学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热爱教师职业】

    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在于塑造灵魂、塑造新人、传播知识;认同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师德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认可和接受中学生物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愿意成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

    2.2【关爱学生发展】

    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心学生发展,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尊重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以较强的爱心和责任心投入中学生物教学和班级管理,以足够的耐心、细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中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教学能力强

    3.学科素养★: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1【专业理论知识】

    阐明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构建生物学科知识体系,阐释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3.2【实验能力】

    运用生物学实验技能与方法,进行基本生物学实验研究设计,能用准确的术语、图表等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3.3【跨学科素养】

    具有跨学科学习意识,说明生物学与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能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促进中学生物学教学。

    4.教学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教学基本技能】

    “三字一话”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教师语言艺术;具有初步的信息化教学技能。

    4.2【课堂教学能力】

    能够依据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科认知特点,运用生物学教学基本教学策略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初步构建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的生物学课程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意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化的行动研究,形成研究成果。

    (三)善于育人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5.1【德育能力】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针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把握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意识、有针对地将德育教育融入生物教学中。

    5.2【班级管理】

    在班主任实践经历和体验中,运用班级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参与班集体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指导,能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科普安全教育、日常卫生保健、传染病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等。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6.1【学科育人】

    具备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的意识,懂得生物学科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能够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基于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品德养成相结合,自觉将“三全育人”融入中学生物教学。

    6.2【活动育人】

    运用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及劳动技能的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卫生及劳动习惯。运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主题育德和社团育人的原则与策略,将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有机融合,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社会活动、劳动等。

    (四)创新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公司产品问题。

    7.1【反思发展】

    具有终身学习与反思学习能力,不断完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和提升教学水平;能够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及基础教育对生物学教师教育人才的需求,自主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和专业发展规划。

    7.2【教学研究】

    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公司产品实践问题,并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具有撰写公司产品课题和研究论文的基本能力。

    8.沟通合作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8.1【团队合作】

    理解和体验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团队互动和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

    8.2【沟通能力】

    运用倾听、共情和表达等沟通的方法和技能,能与学生、家长、领导、同事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9.创意创新:具有一定的创意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60学分

    四、主干学科: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应用生态学、中学生物教学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生物信息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1周(第一学年上学期)

    野外实习:1周

    教育见习:2周

    毕业实习(教育实习):14周

    教育研习:2周

    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学生至少要获得3学分作为毕业要求,但不计入总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6周(第四学年下学期)

    七、课程结构比例表

    类别

    项目、模块

    总学分

    课堂教学总学时

    课堂讲课

    学时

    课内外实践学时

    学分百分比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40

    704

    560

    144

    25.00%

    79.69%

    大类平台课

    34

    544

    424

    120

    21.25%

    专业基础及核心课

    37.5

    600

    440

    160

    23.44%

    专业方向必修课

    16

    256

    240

    16

    10.00%

    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8

    128

    128

    0

    5.00%

    10.31%

    大类平台选修课

    4

    64

    32

    32

    2.50%

    专业方向选修课

    4.5

    72

    72

    0

    2.81%

    小计

    144

    2368

    1896

    472

    90.00%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16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学分不计入)

    3


    合计总学分

    160

    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

    (472/16-2+16)/160*100%=27.19%

    八、集中实践性教学计划表

    实践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备注

    1

    2

    3

    4

    5

    6

    7

    8

    实习教学

    模块


    野外实习

    1




    1周







    教育见习

    1




    2周







    教育实习

    8






    14周





    教育研习

    1






    2周




    实训模块

























    课程设计

    模块

























    毕业综合训练模块


    毕业论文

    6








    6周


    其他模块


    创新创业实践

    学生至少要获得3学分作为毕业要求,但不计入总学分


    合计

    16










    九、教学时间总体安排表

    学期

    周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

    Ä

    Ä

    #

    Ä

    Ä

    Ä

    Ä

    Ä

    Ä

    *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Ä

    Î

    Î

    Î

    Î

    Î

    Î







    注:课堂教学Ä考试√见习#实习□

    课程设计或课程实践*毕业论文(设计)Î

    十、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1★

    2★

    3★

    4★

    5★

    6★

    7

    8

    9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创意创新能力

    1.1理想信念

    1.2依法执教

    2.1热爱教师职业

    2.2关爱学生发展

    3.1专业理论知识

    3.2实验能力

    3.3跨学科素养

    4.1教学基本技能

    4.2课堂教学能力

    5.1德育能力

    5.2班级管理

    6.1学科育人

    6.2活动育人

    7.1反思发展

    7.2教学研究

    8.1团队合作

    8.2沟通能力


    公共必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H








    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H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红土精神与时代价值

    H


















    大学体育













    H



    H



    大学英语







    H










    H


    计算机文化基础







    H

    M






    H





    形势与政策

    M

    H

    H
















    心理健康教育










    H


    H







    就业指导



    M

    M









    M




    M

    H

    军训与军事理论


    H








    M


    M







    创新创业基础













    M



    M

    M

    H

    公共选修

    全校公共选修课







    H





    M







    法制与安全教育


    H

















    劳动教育











    M

    H

    H



    H



    人工智能教育科普


















    H

    干部讲坛

    (思想政治教育)

    H


















    大类平台课

    高等数学







    H










    M


    大学物理







    H










    M


    无机及分析化学






    H

    H










    M


    有机化学






    H

    H












    专业导论



    H
















    生物化学





    H













    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H










    M



    细胞生物学





    H













    生物形态学观察技术(一)






    H










    M



    微生物学





    H













    生物形态学观察技术(二)






    H










    M



    分子生物学





    H













    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二)






    H










    M



    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







    H







    M





    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技术






    H










    M



    专业基础及核心课

    动物学





    H

    H









    M



    植物学





    H

    H









    M



    人体解剖生理学





    H

    H



    M






    M



    遗传学





    H

    H









    M



    植物生理学





    H

    H









    M



    生态学





    H

    H









    M


    M

    植物组织培养





    H

    H









    M



    生物信息学







    H







    M





    免疫学





    H














    生物工程概论





    H














    天然活性物质提取技术
















    M


    H

    专业方向课

    中学生物教学论



    M

    M




    H

    H



    M


    M

    M




    中学生物学实验研究






    H


    M

    M






    M

    M



    教育基本原理



    M

    H




    H






    M





    心理学基础




    H






    H


    H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








    H






    M



    H


    书法与板书设计




    M




    H




    M







    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



    M

    M




    H



    H








    现代教育技术








    H




    M


    H





    微格教学





    M




    H






    M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H

    H











    M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M






    M



    M






    教师阅读与写作



















    教学设计



















    生物进化论



















    集中实践性环节

    教育见习



    M

    M




    H






    H



    M


    教育实习

    M

    M

    H

    H




    H

    H

    H

    H

    H

    M

    M

    H

    M

    H


    教育研习


    H







    M


    M



    H

    H




    野外实习





    H








    M



    H



    毕业论文(设计)






    H

    M







    M

    H


    M

    M

    创新创业实践














    M


    M

    M

    M

    注:H表示它们之间的关联度高、M表示它们之间的关联度中、L表示它们之间的关联度中较低。

    十一、行业企业参与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参与形式

    备注

    1

    微生物学

    专业核心课

    案例教学


    2

    中学生物教学论

    限定选修课

    案例教学


    3

    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

    限定选修课

    案例教学


    4

    班主任工作

    专业任选课

    案例教学


    5

    教学设计

    专业任选课

    案例教学


    6

    专业导论

    专业基础课

    案例教学


    十二、教学进程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应修48学分,必修40学分,选修8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

    学年

    考查

    讲授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0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0


    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5

    72


    8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3

    40


    8










    红土精神与时代价值

    融入以上四个专题中,学时16,学分1

    (学时、学分包括在以上专题中,不另计算)


    大学体育

    4

    64


    64





    1-4



    大学英语

    10

    160








    1-3



    计算机文化基础

    3

    16

    32











    形势与政策

    2

    32



    集中与分散形式(机动安排)



    心理健康教育

    1

    16



    集中与分散形式(机动安排)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2

    32



    集中与分散形式(机动安排)



    军训与军事理论

    2

    16


    16

    集中与分散形式(机动安排)



    创新创业基础

    2

    32



    集中与分散形式(机动安排)


    选修课


    全校公共选修课

    8

    128








    3-6


    法制与安全教育

    1

    8


    8

    集中与分散形式(机动安排)



    劳动教育

    1

    8


    8

    集中与分散形式(机动安排)


    2


    人工智能教育科普

    2

    16


    16



    2


    干部讲坛

    (思想政治教育)

    集中与分散形式(机动安排)






















    (二)大类平台课程(应修36学分)

    1.大类平台课程必修课程(31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

    学年

    考查

    讲授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大类平台课程必修课程

    08313005

    高等数学

    6

    96











    大学物理

    3

    48











    08313008

    专业导论

    0.5

    8











    08313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

    3

    32

    16










    08313007

    有机化学

    4

    48

    16










    08313001

    生物化学

    3

    48











    08513002

    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1.5


    24










    08313002

    微生物学

    3

    48











    08513001

    生物形态学观察技术(一)

    1.5


    24










    08413001

    细胞生物学

    3

    48











    08513004

    生物形态学观察技术(二)

    1.5


    24










    08413002

    分子生物学

    3

    48











    08513005

    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二)

    1


    16










    小计

    34

    424

    120












    2.大类平台课程选修课程(5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

    学年

    考查

    讲授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大类平台课程选修课程

    08513003

    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技术

    2


    32









    08423002

    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

    2

    32











    小计

    4

    32

    32












    (三)专业教育课程(应修XX学分)

    1.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XX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

    学年

    考查

    讲授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

    08313009

    动物学(上)

    3

    32

    16










    08313010

    动物学(下)

    3

    32

    16










    08313011

    植物学(上)

    3

    32

    16










    08313012

    植物学(下)

    3

    32

    16










    08413003

    人体解剖生理学

    4.5

    48

    24










    08413005

    遗传学

    4

    48

    16










    08413006

    植物生理学

    4.5

    48

    24










    08413007

    生态学

    2

    32











    08423003

    天然药物提取技术

    2.5

    24

    16










    08423001

    植物组织培养

    3

    32

    16










    08413004

    生物信息学

    1.5

    24












    免疫学

    1.5

    24













    生物工程概论

    2

    32











    小计

    37.5

    440

    160












    1. 专业方向课程(20.5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

    学年

    考查

    讲授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08413008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3

    48












    中学生物学实验研究

    1

    16











    0000015x

    教育基本原理

    2

    32











    0000016x

    心理学基础

    3

    48











    0000016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

    2

    32











    0000015

    书法与板书设计

    2

    32










    0000015y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

    32











    00000019X

    现代教育技术

    2

    32











    限定

    08423008

    微格教学

    2

    32











    08423009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2

    32











    非限定

    0842301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2

    32











    08423012

    教师阅读与写作

    2

    32











    08423013

    教学设计

    2

    32











    08423014

    生物进化论

    2

    32











     

    十三、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程序信息

    公司

    审查意见

    公司(公章):分管经理(签字):

    年月日

    教务处

    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处长(签字):

    年月日

    集团教学指导

    委员会审批意见

    主管董事长(签字):

    年月日

      

    Copyright 威尼斯人91111(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东肖北路1号 邮编:360012 邮箱地址:swxbg2oo6@163.com 电话:0597一2797255